语文教学研究之扎根与立言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17-09-18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  获悉陈日亮先生《语文教学归欤录》(上、下)(福建教育出版社)出版,涌上心头的是惊喜。惊者,先生年近八秩,新作接踵而至;喜者,以我朝伴暮随先生多年经验,深知先生从不虚言妄言与空言。对语文教学,先生每每道来,或令人拍案,或叫人扼腕,也或让一些人难以接受。但不论如何,在先生自己,总是前后掂量、思考再三的胸臆。

    陈先生所发语文教学之论,无不发自本人语文课堂教学之体悟,几乎见不到食洋不化、食书不化的教条。或是自己躬行的体验,或是观察他人语文课堂教学的感发。用先生自己的话说,“我习惯于观察想象,看着一个人学会语文的过程究竟是怎样的,既从别人身上,也从自己这里反省”。

    并不是站在语文教学讲坛上,就可以称之为“扎根语文课堂”。所谓“扎根语文课堂”,在我看来,须有两个基本要素:一是要精心思考、谋划自己在语文课堂上即将展开的教学行为;二是要长期、系统地反思、总结自己语文课堂上教学行为的得与失。陈先生正是这样对待语文教学、扎根语文课堂的典范,所以先生所发关于语文教学的宏论,不是凭空而发,他言必生于自己语文教学实践、反思与体验,是“扎根语文课堂”的感发。

    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什么?语文教学如何进行?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关系如何建构?语文教学与学生习惯养成、主体性培养、终身发展关系如何认识?

    种种问题不时涌入先生心中,也促使先生把语文教学研究之根越来越深地扎进语文课堂。1980年秋,先生开始“培养兴趣,注重规范,讲求方法,训练习惯”的语文教改实验。从此先生在探索语文教学之道的征程中,再也没有回头,没有动摇。

    陈先生常有“发他人之未发”的言论,他或献出洞见,发前人所不曾发现的;或敢于在众口滔滔时,坚持己见,不肯附和。这智慧与勇气,固然有来自日亮先生多年的博览深思,也有他一直扎根语文课堂的原因。

    关于何谓语文,陈先生在回答《现代语文》杂志主编问时说:“‘语文课程’和‘语文’本是两个不容混淆的概念,从来许多分歧论争,多半都源于二者的纠缠不休。”长期以来,语文教学界混淆语词与概念,各自谈起“何谓语文”,类似鸡同鸭讲,莫名其妙为语文是“语言文字”“语言文章”“语言文学”还是“语言文化”争吵。陈先生认为,语文课程“是学校里一程一程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教和学语文的功课”。如果要避免定义的同语反复,把陈先生这句话中的“语文”标示为“祖国语言运用”,可能就是一个精彩的语文课程的概念定义。

    先生发语,总是以语文教学的学理明辨为旨归,极少陈见。关于语文教学教什么,陈先生明确提出:“学习语言文字运用,而不是学习语言文字内容,这是历史性的胜利。”“语文既是教形式的,也是教内容的,但归根结底是教形式的。”

    奖掖扶持后学是很多前辈的优良品德,但陈先生却有不同一般的做法。他聚焦年轻语文教师课堂,在年轻人课堂上,看到精彩处,他必赞赏。发现问题时,也不吝指瑕。见到方向性偏差,更是直言相告。正是扎根语文课堂,先生对后学的奖掖扶持总是表现出强烈的现场感,以一种语文教学专业发展引领的独特方式展开。

    《语文教学归欤录》分上、下两卷。下卷间或也有先生与其他语文教学研究者、名师的往来书函,但主要是与全国各地优秀青年语文教师来往的信函。细细品读,不难发现,很多信都是先生听了年轻教师课堂教学之后的再思考与及时反馈。

    2011年,先生致信福州一中青年教师,“我最近想把听语文组年轻教师上课的印象写下来,同他们交流,争取写出系列。”其时先生已七十有余。陈先生听课,不是一般地听,泛泛地议。对年轻教师的课,他不但当场参与讨论,往往回家以后还再三斟酌,不少还极为认真地写出具体建议。在致另一位年轻教师的信中,他说,“我想再同你交流那天的作文复习课。”“我必须向你指出这一种‘聊天’式教学也应注意的几个问题。”语虽直率,殷殷之情却溢于言表。在回复一位年轻老师《雨巷》教学设计求教时,他说,“整个设计须来个立场转换,即从教师立场转向学生立场,让学生谈感受和提出疑问,尽量避免教师‘先入为主’和‘塞给结论’。”对那些只关注文本解读,醉心于课堂“展示自己才华”的年轻语文教师来说,不啻是一服良药。谆谆教导,是要把年轻人引到语文教学的正途上来,回到语文教学的本然状态上来。

    不管是批评还是表扬,陈先生都紧扣课堂教学而言,结合教学情境而发,明明白白,清清楚楚。陈先生从不云遮雾罩,示人一些半懂不懂的秘笈。相反,或一语中的,或切中肯綮,鞭辟入里,几无虚言。对后学的奖掖,桩桩件件都落到语文教学的专业提携上。

    作为著名语文教育家,陈先生论语文教学或许不像书斋学者那样,追求概念的明晰、体系的严整。但是,泛览全书,关于语文教学的精言粹语却俯拾皆是。无论是“得法养习,历练通文”的提出,还是“教学文本”的阐明,“教与不教”的睿智,都体现长期扎根语文课堂的杰出语文教育家所具有的知识的温度、实践知识的机敏。

    (作者单位:福建教育学院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所)